??????????
一、公司基本情況
公司專注銅鈷產品 20 余年。 公司成立于 2004 年,主要從事鈷、銅產品的研發(fā)、生產與銷售, 2005 年鈷鹽系列產品正式投產,核心產品為氯化鈷、硫酸鈷等鈷鹽及電積銅。是國內少有的能自主規(guī)劃、設計,并制造濕法冶煉生產線主要生產設備的鈷鹽生產商,在鈷產品的濕法冶煉上具備較強的技術優(yōu)勢、工藝優(yōu)勢和成本優(yōu)勢。
商品價格上漲帶動公司業(yè)績爆發(fā)。受益于鈷、銅價格的 上漲 ,公司 2021 年實現(xiàn)營收 41.6億元,同比增長 133%133%,歸母凈利潤達 11.5 億元,同比增長 123% 。 隨著公司剛果騰遠的產能釋放,銅產品產量快速增長, 2024 年生產 5.45 萬噸 ,成為公司穩(wěn)定的盈利貢獻板塊。鈷產品產量也保持較快增長,為今后盈利增長貢獻彈性。 公司當前已具備年產 2.65 萬 噸鈷鹽和 6 萬 噸電積銅的產能基礎, 可以抓住價格上漲帶來的盈利改善 。
原料采購成本可控,可享受價格上漲帶來的利潤走擴。 從公司歷史采購鈷精礦及鈷中間品的情況來看,公司整體可保證原料端的成本可控。在 2014 2021H1 期間,公司鈷精礦的采購均價較當年電解鈷的均價有不同程度折價,范圍在 51% 69%69%,平均折價為 61%61%;鈷中間品的折價范圍在 50% 76%76%,平均折價為 61% 。疊加一定生產成本后,在鈷價格上漲通道中,公司的利潤可呈現(xiàn)走擴態(tài)勢。
二、行業(yè)分析 :鈷 銅或迎來同頻向上
鈷行業(yè):剛果(金) 迎來政策調控,鈷供需或迎來反轉全球鈷供應75% 來自 剛果(金) 。 USGS 統(tǒng)計, 2024 年全球鈷產量 29 萬金屬噸,同比增長22% 。其中剛果(金)為第一大產出國,產量 22 萬金屬噸,占比 75%75%;印度尼西亞產量 2.8萬金屬噸,占比 9%9%;俄羅斯產量 8700 金屬噸,占比 3% 。
行業(yè)迎來政策調控,商品價格有望長牛。2025 年 2 月 22 日, 剛果(金) 政府決定臨時暫停剛果(金)所有鈷產品的出口,無論其來源為工業(yè)、半工業(yè)、小規(guī)模開采或手工開采。暫停鈷產品出口從 2025 年 2 月 22 日開始起算,為期四個月,政府將在三個月后進行評估,屆時可以根據情況做出調整或終止暫停措施的決定。 而在 6 月 21 日, 剛果(金) 宣布再次延長 3 個月鈷產品禁止出口,并將與 9 月 22 日之前,公告下一步政策。
鈷需求端主要集中在鋰電池應用。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(fā)展,近五年鈷需求量也快速增長,從 2020 年 14.3 萬噸增長至 2024 年 22.2 萬噸, CAGR 為 12% 。 2024 年下游整體需求結構中,電動車占比已經達到 43%43%,便攜式設備占比達到 30%30%,合金應用達到 12% 。未來鈷的需求有望隨著三元鋰電池占比的增長、便攜式設備的更新周期、合金應用的增長等,整體呈現(xiàn)穩(wěn)步抬升的態(tài)勢 。
成本支撐已破,剛果金急需找回收入源。 歷史上鈷也曾出現(xiàn)過多輪價格行情, 2007 年消費電子的繁榮曾帶動鈷價暴漲至 87 萬元 噸; 2016 年又因為 剛果(金) 政局動蕩疊加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增長,推動鈷價上漲至超 60 萬元 噸; 2021 年衛(wèi)生事件對供應端的擾動,遇上新能源車滲透率加速提升,鈷價又一次上漲至超 50 萬元 噸。 在 2024 年之前的幾輪鈷價周期中 ,每輪鈷價上漲后回落,都會在 20 萬元 噸附近尋找到極強的成本支撐,這也是 剛果(金) 大量銅鈷項目的成本線,難以跌破。 但在 2024 年由于供給端快速增長,供需出現(xiàn)較大失衡,導致跌破了長期 20 萬的成本支撐線。因此剛果( 金)政府采取極端的禁止出口方式,急需找回本國收入源。
三、騰遠鈷業(yè):國內領先的鈷鹽生產企業(yè)之一,具備成長性
國內領先的鈷鹽生產企業(yè)之一。公司主要從事鈷、銅產品的研發(fā)、生產與銷售,為國內領先的鈷鹽生產企業(yè)之一。公司的核心產品為氯化鈷、硫酸鈷等鈷鹽及電積銅。由剛果騰遠在當地采購銅鈷礦及原輔材料后,就地加工成電積銅和鈷中間品。電積銅通過維克托在全球范圍內直接銷售,鈷中間品運回國內后進一步加工制成 氯化鈷、硫酸鈷、電鈷 等 成品。
四鈷三元前驅體一體化布局已成。 截止 2025Q1 ,公司已完成上中下游布局,具備從鈷中間品至三元前驅體一體化產能,分別為剛果騰遠 1 萬噸鈷中間品、 6 萬噸電積銅產能;騰遠本部 2.65 萬噸鈷金屬、 1 萬噸鎳金屬、 1 萬噸錳金屬及 0.5 萬噸碳酸鋰;騰馳新能源 1萬噸四氧化三鈷及 2 萬噸三元前驅體。
剛果(金)直接采購鈷精礦進行冶煉,供應穩(wěn)定、成本可控。 公司 剛果騰遠具備 1 萬噸鈷中間品 及 6 萬噸電積銅 冶煉產能。 礦端原料 通過在 剛果(金) 當地直接向貿易商和當地礦業(yè)公司合作共同開發(fā)及采購銅鈷礦,采購價格 一般由原料所含鈷或銅金屬量、基準價和計價系數三個因素決定 。該模式下可以保證公司鈷 和鈷 原料的穩(wěn)定供應、 成本可控。 其所生產的鈷產品交付給騰遠本部進行深加工,而銅產品則由子公司維克托進行銷售。
公司計劃再擴產3 萬噸銅及 2000 噸鈷中間品。 公司擬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優(yōu)勢以及 SAWASAWA 集團在剛果(金)的資源優(yōu)勢,與其共同投資建設 3 萬噸銅及 2000 噸鈷的濕法冶煉廠項目,總投資規(guī)模達 9.8 億元,其中 公司 持有 60% 權益。該項目預計將于 2026Q4 投產,2027 29 年分別貢獻銅產量 2/3/3 萬噸。
騰遠本部負責鈷產品深加工,掌握核心冶煉技術。公司騰遠本部具備 2.65 萬噸鈷金屬冶煉產能、 1 萬噸鎳金屬、 1 萬噸錳金屬和 0.5 萬噸碳酸鋰提煉產能 ,主要產品為氯化鈷、硫酸鈷和電積鈷等 掌握高純硫酸鈷、高純氯化鈷制備技術等二十余項核心技術 。 依照公司戰(zhàn)略,未來公司國內鈷產品總產能將達到 4.6 萬金屬噸 ,可以為 AI 、機器人、 機器狗、無人機、低空飛行器等為代表的新興科技場景 爆發(fā)做準備 。
向產業(yè)鏈 下游延伸,進軍 四鈷 三元前驅體。 為了向產業(yè)鏈下游延伸,公司 2022 年 設立騰馳新能源 ,以其為主體,建設 2 萬噸三元前驅體、 1 萬噸四氧化三鈷產能, 實現(xiàn)了公司內部的上下游產業(yè)鏈貫通,打造一體化 布局 。 未來公司將新增 5 千噸四鈷生產設備, 滿足市場增長需求 。 得益于公司精細化管理與產業(yè)鏈上下游統(tǒng)籌,公司騰遠本部與騰馳新能源的產線得以銜接, 其產生的成本和規(guī)模 較優(yōu) 及金屬回收率領先 ;并且公司掌握 通過 黑粉直接合成三元的一體化領先技術 通過成本優(yōu)勢快速搶占市場。